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

保護留區介紹

【觀音海岸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】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本保護區位在南澳,谷風間東向陡坡面,約自海岸山 - 南山間嶺線至海濱,面積大約五百多公頃,全區地理環境看似單純,實則頗富變化,因為緊臨太平洋,所以在本區下方有海蝕現象,上方則多為裸露岩體及崩積層,擁有多樣的景觀資源。
        由於本區的地理環境特殊,為了對生態資源及地形地質景觀資源之利用作進一步的規劃,行政院農委會於民國 89 年 10 月 19 日,公告本區為「觀音海岸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」。 


【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】

        棲蘭         臺灣自北到南之保護區所連接之「中央山脈保育廊道」,南北綿延達300公里,佔全島面積約17.5﹪。其中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、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、關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乃係為配合中央山脈保育廊道劃設構想,於2000年2月15日新公告之保護區域,目的是填補此廊道於北、中、南所 形成的缺口。
        棲蘭山地區仍保持著相當大面積之檜木林,紅檜是台灣最貴重的特有針葉木材之一,也是台灣最巨大的神木樹種,但是經過日據時代和國民政府的連續砍伐,紅檜已經變得非常稀少。為了保護台灣的檜木原始林,並連接「中央山脈保育廊道」,行政院農委會於民國89年2月15日,公告成立『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』。


【坪林台灣油杉自然保留區】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台灣油杉,為松科植物,陽性樹種,雌雄同株,三月開花,十月成熟,毬果直立;特產台灣台東縣境內之枋寮山(海拔900公尺),大武山附近之大竹溪(海拔 500公尺),與本區(指坪林附近之油杉保護區)呈南北兩端不連續分布。本區台灣油杉多呈樹勢弱之衰老林木,直徑約25~120公分,結實情形尚佳,但種 子多為未授精之空粒,發芽率低,天然更新情形差,有絕滅之虞。為了保護這種台灣特有,又為法定稀有,並且也是冰河孑遺的植物,農業委員會於1986年依照 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,設定林務局國有林班地,文山事業區之第28林班(6.76小班)、29 林班(12小班)、40、41林班,為坪林台灣油杉自然保留區。


【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】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後,接近竹圍的河段,長有許多的水筆仔,水筆仔是一種少見的胎生植物,也是所謂的紅樹林植物,生長於河口區域、淡鹹水交匯處,伴隨這種植物生存的尚有為數頗多之螃蟹、魚類、蝦和水鳥,構成沼澤生態系。由於此地在過去未有任何保護措施時,常遭非法佔用,甚至傾倒垃圾、廢土,使水質惡 化,生態環境遭受破壞,有鑑於此,民國74年時,政府將其編入保安林管理辦法保護之﹔於民國75年6月,農委會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設置「淡水河紅樹林 自然保留區」,以確保水筆仔之永續生存。
         本區在台北市西北方,關渡平原的西南側,為一典型的河口濕地。這裡的景觀在過去的300年來,經歷了非常大的變化。根據文獻的記載,本區在清朝初年 (約1700年) 為一大片水域,光緒年間 (1875年),經開墾而為農耕地,至民國54年時 (1965年) 仍為農田。因此區水患頻仍,民國57年政府修建關渡堤坊,以防水患,至此堤坊外的農地逐漸廢耕,加上淡水河出海口附近的河道整治、台北盆地地層下陷、淡水 河抽砂、海水入侵等諸多因素,導致本區形成一片沼澤地。
         早期的沼澤區主要植物,為生長於泥質的灘地上的茳茳鹼草和蘆葦所組成,加上大面積的泥質灘地,這些景觀的組合,成為良好的候鳥棲息場所,每年候鳥遷移季節時,常會吸引大批的候鳥於此停棲或渡冬,為台灣北部地區一處非常重要的賞鳥區。為了維護本區豐富的水鳥資源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, 於民國75年6月指定關渡堤防以南的55公頃草澤地,公告設立「關渡自然保留區」。這片濕地,在設立為保護區之後,歷經變遷,在短短的20餘年之間,從過 去的整片水田變成草澤,接著變成現在的紅樹林澤。成為孕育許多河口生物的重要棲息環境。


【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】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蘇花公路北起宜蘭蘇澳,南達花蓮崇德,沿線整体上屬於斷層海岸地形。蘇花斷層海岸北段自北方澳、蘇澳灣、南方澳陸連島、烏岩角、東澳灣、烏石鼻、至南澳溪口,海岬、海灣交替出現,其中最壯觀秀麗而特具幾何外形的海岬就是烏石鼻了。
       烏石鼻位於東澳溪口和南澳溪口之間,是一座向東突出於太平洋的狹長海岬,並且具有非常對稱的鼻狀外形。由於組成岩體為東西向延伸的片麻岩脈,較 周圍的片岩堅硬,於是在差異侵蝕作用下,強者出頭成為海岬,弱者凹入成為海灣。這塊突出的海岬復受到風吹、雨打、尤其是劇烈海浪的沖擊琢磨下,逐漸成形。海岬邊坡陡峭,崖腳及淺石灘上堆積有許多崩落的大石塊,反映著正不斷進行中的劇烈波蝕作用及邊坡崩坍作用。
       正因為這裡擁有的遺世獨立的海岬地型景觀,在台灣仍屬罕有,值得重視與保護。於是在83年1月10日,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,區劃出宜蘭縣蘇澳鎮朝陽村的這塊地方,成為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,主要保護對象為海岸林和特殊地景,總共面積為347公頃。


【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】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本區為一原生闊葉林與天然湖泊 (神秘湖) 的生態環境,面積不大,但四周山脈的屏障,原生林相完整。神秘湖因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而得名,屬於老齡期之高山湖泊,湖底堆積物很厚,水很淺,須賴雨水的補充,在入水口處已有水社柳-九芎組成的森林,湖的周圍更遍佈五節芒所構成的高草區;顯示此湖區為一濕生演替晚期向中生型演進的典型,區內並保有東亞黑三稜、微齒眼子菜等稀有植物。湖泊演替、沼澤植物與森林消長的生態現象,有學術研究和保存的價值。
        林務局先成立「南澳自然保護區」。民國81年時,農委會依法公告為「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」,使這個區域能在未受到干擾的生態環境裡,發揮生態研究及科學教育的功能。主要保育對象為保護暖溫帶闊葉林、原始湖泊生態系以及稀有動植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登入Google帳號,方可開始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