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

【里山懶人包】里山10項大哉問!

里山10項大哉問封面
多了容易想睡,少了又難以理解
不多不少,這次就來個「里山10項大哉問」
讓我們用最不浪費生命的方式,快速認識「里山」是什麼東東吧!


Q1:「里山」是一座山嗎?
答:不是。嘉義「阿里山」才是一座山。

Q2:「里山」這個名詞從哪兒來?
答:源自於日本的漢字「里山」,日語發音為「Sa-To-Ya-Ma」。「Sato」是「里」,「Yama」是「山」。由於臺灣也通用漢字,所以直接沿用這個詞,但是我們國語發音是「ㄌㄧˇ ㄕㄢ 」這大家應該都會唸吧!

Q3:「里山」是什麼意思?
答:每日一字時間(音樂請下~):「里」這個字,是由「田」跟「土」兩個字拼起來的。「田」是人們耕作的地方,「土」則是人們建造屋宅、居住生活的地方。所以「里」這個字是指人們賴以生存的田地與屋宅,也有「家鄉」的涵義。因此,簡單來說,「里山」就是有人居住生活的山區,是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的交疊的地方。


田加上土,有家鄉的涵義


Q4:「里山地景」是什麼模樣?
答:起初,人們在山間開闢田地,但保留周圍的山林,並利用山林作為柴薪、落葉堆肥及其他森林副產物的來源,這樣低度利用的山林環境就是「里山」。現在,我們常說的「里山地景」,其實就是指仰賴山林資源的農村中,包含丘陵、森林、草地、竹林、溪流、埤塘、梯田、水圳、屋舍...等複合式(鑲嵌式)的環境樣貌。

包含人的複合式地景


Q5:「里山」有什麼重要性?
答:這樣的「里山」環境是透過人類活動與自然長時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,友善土地的生活模式讓自然資源可循環使用。在滿足社會經濟需求的同時也顧及當地的生物多樣性,是「生態、生產、生活」三生並存的實踐。

生態生產生活的交集


Q6:「里山倡議」的由來?
答:是2010年聯合國「生物多樣性公約」締約方大會中,由日本(環境廳 & 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)所提出,希望透過整理世界各國的里山案例,推廣里山環境管理模式,實現里山倡議的願景。

Q7:「里山倡議」的願景是什麼?
答:人與自然和諧共存。

Q8:「里山倡議」的內容?
答:透過「三摺法」與落實倡議的6項原則,建構共同的願景。(補充:「三摺法」指的是將紙張摺成三等份,但都是同一張紙。)

一個願景,三個方法,六項行動


Q9:只有山林資源才需要特別重視嗎?
答:「里山」已衍生為一種生活精神,如果人們仰賴平地的自然資源生活,稱為「里地」;仰賴海洋資源則稱為「里海」。重點不是山地、平地的分類,而是以友善的生活方式永續利用自然資源這樣的「里山精神」。

里山里地里海


Q10:我認同這樣的理念,但我該如何讓更多人也理解「里山精神」呢?

答:員山生態教育館目前正推出「互助互惠在里山」推廣活動,供社區、機關團體免費申請。如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活動內容,歡迎到 活動網頁 下載簡章喲~



【繪圖】
鄭傑西。員山生態教育館/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

【參考資料】
邱郁文、吳欣儒、梁世雄(2015)。從里山到里海-尋找台灣的里海行動。台灣林業,41期
趙榮台(2015)。何謂「里山地景」。林業研究專訊,22期
江進富(2014)。里山-生物多樣性的環境管理智慧。台灣濕地雜誌,91期
邱靜慧(2014)。為生物多樣性而保全里山。台灣濕地雜誌,91期
趙榮台(2011)。里山倡議。大自然季刊,110期

【影片推薦】
視群傳播(2017)。重返里山。國道高速公路局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登入Google帳號,方可開始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