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龍,滅絕了嗎?
其實在這個世界上,還有很多恐龍的同類呢!
蜥蜴,就是其中一種。而蜥蜴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,不論是有紀錄一億八千萬年前,或是更早的兩億四千八百萬年前,都可以知道,其實蜥蜴和恐龍一樣,在中生代的侏儸紀時期就已出現在這個地球上。
蜥蜴是變溫動物,身體均有鱗片覆蓋,用肺呼吸,大多是雜食性或肉食性。牠是爬行類中最大的家族,有紀錄的品種就已經超過4700種,有的生活在水中、有的棲息在沙漠或是潛藏於地底,有的會攀爬樹林甚至是在空中飛翔,從低海拔到高海拔都可以發現牠的蹤跡,分布範圍非常廣泛。
為了適應不同的棲息環境,蜥蜴們使出各種絕招,例如蛇蜥的四肢都已退化,像蛇一樣;攀蜥善於攀爬林木;具有皮瓣的壁虎或是可隨環境變換顏色的變色龍等等…。
在台灣,蜥蜴大致分為飛蜥科、正蜥科、蛇蜥科、壁虎科、石龍子科,共五科。
其中,飛蜥科的攀蜥屬全世界只記錄了24種,台灣就有5種,且除了黃口攀蜥之外,其餘四種皆為台灣特有種。正蜥科的草蜥屬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與南部,目前記錄僅有17種,而台灣就佔了5種,除了古氏草蜥,其他4種都是特有種,所以台灣成為草蜥屬種多樣性最高的地區。不過,在台灣最常見的還是石龍子跟壁虎一類,這兩類也是世界蜥蜴種類數量比例最高者。
雖然台灣蜥蜴的種類繁多,但遭受到棲地破壞,人為干擾之外,外來入侵種的襲擊也是造成他們生存上一大衝擊。外來入侵種有著本土種許多沒有的生存優勢,例如會潛水不需冬眠的多線南蜥,此物種還是胎生物種,大大增加幼體的生存機率。此外,還有惡名昭彰的沙氏變色蜥,不但具有壁虎的皮瓣與攀蜥的趾爪,讓牠爬牆爬樹通行無阻之外,還會分散產卵地,降低風險增加擴散速度。最可怕的是,這些外來入侵種皆會以台灣原生蜥蜴為食,嚴重造成原生蜥蜴的生態危機。
其實,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我們需要去關心的生物以及環境,牠們的生存取決我們的「高抬貴手」,只要每個人小小一個動作、一份心力,就可以讓更多更多的生物延續下去。
「保育」這個動作,需要大家的力量,一起努力!
員山生態教育館 春節期間 101年1月24日至2月5日(初二~十四),延長開館時間至晚間18:30
歡迎大家來員山生態教育館走春!
春節期間,館內運用海報展示和有趣的小遊戲,為大家介紹如斯文豪氏攀蜥、石龍子、山椒魚等等許多動物,讓大家更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、生長和特徵。寓教於樂之外也提醒您別忘了時時愛護環境喔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請登入Google帳號,方可開始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