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

嘿唷~結頭份社區總動員,向入侵種水生植物說聲Bye!

  告別晚春的微涼,初夏陽光普照,暖暖的溫度好適合萬物生長呢!以深厚『歌仔戲』文化底蘊而聞名的宜蘭縣結頭份社區,有群『不請自來』的水生植物神秘客各顯神通,正快速、大規模地在農用溝渠中擴張地盤呢!為什麼這場『無聲的軍備競賽』,能引起了社區夥伴們的注意呢?

  原來,結頭份社區仍保有豐富的天然環境與農村產業,例如:水稻與竹筍的栽植、古早味傳統醬菜醬油的釀造…等。這些都和宜蘭員山鄉的驕傲-『乾淨的湧泉水』息息相關!因此,具有灌溉、排水用途的農用溝渠,在地人一直都用心守護。五月天的暖陽,讓水生植物生長快又茂盛,就快把溝渠塞滿了!而眼尖的社區夥伴發現…這些水生植物長的都很漂亮,好像以前也沒看過呢…
一場無聲的生長競賽,在農用溝渠中悄悄上演...

  經社區夥伴們的主動聯繫,和羅東林區管理處礁溪工作站與員山生態教育館,大家坐下來商討對策!究竟,這些神秘的水生植物是誰?來自何方?對環境有什麼影響呢?就讓員山館的『社區保育總動員-認識溝渠中的神秘客』專業研習,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吧!



  由於社區的農產業發達,許多居民(尤其是務農的大哥們)對環境保有長久又敏銳的觀察!對這些生長良好的陌生水生植物,直覺地詢問:『是不是外來種啊?』、『生做水水,叨位來ㄟ?(閩南語)』。既然提到關鍵字,就先來釐清幾個新聞、書報常見的專有名詞吧!
來來來,大家討論一下吧!


『原生』?『外來』?『入侵』?那是啥?

  上述的幾個名詞,幾乎大家都能朗朗上口,因為被廣泛使用,時常有模棱兩可、似是而非的謬誤喔!就科學研究的角度,它們有嚴謹的定義及意涵,只要知道判斷準則與現象,就能更正確的使用喔!讓我們以臺灣為故事場景,來一一介紹吧…

原生種:
指『人為開發前』,透過自然的方式(如風吹、水流、動物帶來)傳播、繁衍於臺灣的生物,例如:全世界只分布於臺灣的『臺灣獼猴』、臺灣、中國、日本都有族群的『食蛇龜』…等,都是臺灣的原生種生物。
 
原生種們長久生存在這片土地,彼此間發展出緊密的交互關係。


外來種:
與「原生種」相反的意涵,代表透過非自然的方式(如貿易、運輸工具)而出現在臺灣的生物,可以廣義地稱為外來種生物。由於科技進步與貿易興盛,地區間的交流非常頻繁,臺灣人的生活早已和它們分不開呢!從吃的米糧蔬果、穿的棉麻衣物、喝的咖啡可可…等,都是外來種帶來的恩澤喔!

不論是刻意或無意中引入,人類活動都是外來種重要的移動媒介。

歸化種:
當外來種生物跑到臺灣的天然環境中,沒有水土不服,適應良好且能順利繁衍後代時,就稱它是歸化種生物囉! 

許多人童年的野果小點心-苦蘵,就屬於臺灣的歸化種植物。

入侵種:
如果,外來種生物在臺灣的天然環境中,生長良好且能廣泛地繁殖、散播出去,且對人類與其他生物造成危害時,就稱為臺灣的入侵種生物。例如小花蔓澤蘭,就因為生長速度快到號稱『一分鐘一英哩雜草 (mile-a-minute weed)』、每年的種子量多到數以萬計,博得『綠癌』的恐怖稱號。
 
入侵種生物的防治與移除工作困難,成為棘手的問題。


  經過釐清後,結頭份社區的夥伴舉一反三,很快地舉出了許多『入侵種』生物的例子:泰國鱧、吳郭魚、銀膠菊、美國螯蝦…等,當說到福壽螺時,夥伴們反應特別大!原來自從福壽螺廣泛擴散到臺灣各地的溝渠水田後,農民們必須額外花好多力氣,才能控制數量、減少農業的損害呢!
『外來種』通過五種障礙後,成為了難以移除的『入侵種』



那,結頭份社區的陌生水草,都是會造成損害的『入侵種』嗎?

  經員山生態教育館的講師們的『明察暗訪』,發現農用溝渠中確實有相當多外來種,也有部份名列『入侵種名單』的生物。評估後,鎖定了四種『入侵種水生植物』,作為優先防治、移除的對象:生長良好又挺拔的空心蓮子草蓮、綠絨絨四處飄的大萍、順流飄蕩的水蘊草,以及美麗翠綠的粉綠狐尾藻
溝渠中勢力龐大的四大天王,是社區優先防治的對象!


  為什麼是這四種水生植物呢?除了現階段溝渠中數量最多的原因,身為『有口皆碑』『成就不凡』的『入侵種』,當然有絕頂厲害的生存絕技,才能逼得大家不得不『優先針對』它們喔!包含:

  • 多子多孫:能產生大量的種子,以量取勝增加擴散成功率!
  • 影分身之術:除了利用種子繁衍,還能透過植株組織進行無性繁殖
  • 適應力強:適應多種環境,或對不良環境有更高的耐受性!
  • 一暝大一吋:生長速度飛快,能競爭到更多的資源!
  • 世代時間短:產生下一代的時間短,開枝散葉快速擴張地盤!



『保育總動員』的任務:學習『四大天王』的防治移除方法!

  一夥人浩浩蕩蕩,帶著各種工具,向農用溝渠緩步移動。大家分工合作:有人擔任斥侯,仔細觀察入侵種水生植物是否有結果現象,以免清除不成,反而幫助種子傳播;有人深入敵境,小心地將植株完整連根拔起,不讓斷落的植株有機會行【影分身之術】;擔任救護小組的夥伴,仔細清洗植株,避免躲藏其中的魚蝦傷亡;而後勤人員則快速地把植株鋪在地面晾乾。
入侵種生物的移除,建議在繁殖結果的季節以前進行!

面對行『無性繁殖』的難纏對手,連根移除、一點不留是至高原則!

水生植物中常有生物棲息,漂洗一下能減少牠們傷亡喔!

鋪平晾乾,減輕後續處理、搬運的重量!


將水生植物裝袋,等等要運去社區的堆肥場堆肥喔!

  才一轉眼,準備好的八個大帆布袋,已經被入侵種水生植物們塞滿滿!在陽光下揮捍出任務,大家早已汗流浹背,到乾淨的湧泉洗衣亭清洗手腳時,社區的阿伯緩緩道來在地的故事…



『這條溝以前是河道,接到前方河岸旁的渡船頭,古早時代人們將貨物運到這,搭船到宜蘭市販賣…』

  原來百年前,人們就利用水利系統從事著交通與貿易,這些渠道便利了生活、擴大生活圈,同時也成為生物們交流移動的『快速通道』!儘管歷經時代變遷、功能轉換,溝渠仍守著社區,穩定提供農業的水脈。
渡船頭,遙想百年前這裡行舟運貨的熱鬧情景。

  這些入侵種水生植物,或許透過水的流動落腳結頭份,亦或有人棄置(或栽植)於溝渠,我們無從追蹤來源。但大家思索著它們對社區與環境的角色:雖然生長快競爭力強,但提供了生活在人為干擾大(如偶有清淤作業)的灌溉溝渠的魚蝦蟹們庇護繁殖環境;能吸收稻田因施肥排出的過剩營養鹽,避免水體優養化;發展在地觀光與鄉土課程時,可以作為觀賞與教學資源…等。
溝渠與附近環境相通,連中華鱉都能在此發現喔!

水生植物提供了生物生存、覓食與掩蔽的環境。

  所謂一體兩面,面對溝渠中的入侵種水生植物,社區夥伴們如何在人力、物力與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找到適合的防治節奏與強度,取其『利』而避其『害』呢?這需要長時間的測試調整…看到社區夥伴們對環境的敏感度、熱情與創意,說不定將激發出更多有趣的想像呢!

期待結頭份社區夥伴們的創意與行動力喔!

[延伸閱讀]100種保育方法,激盪在地社區的真情味

[活動精彩照片] 請點我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登入Google帳號,方可開始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