牠們看起來好眼熟阿(攝影:林泳易) |
沒錯,牠們是國語俗稱「八哥」,台語叫做「駕翎(ka1 ling7.)」,善於模仿人們說話而頗受歡迎的的寵物鳥類。我們很容易在公園綠地、電線桿、田間環境,或者車水馬龍的馬路旁、建築物上發現牠們的蹤影。瞧瞧牠們的外觀,全身羽毛黑色帶點棕褐色,嘴喙黃黃又白白的,眼睛周邊好像有黃色又好像沒有...。聰明的大家,是不是發現牠們外型些微的差異的地方呢?
沒錯,臺灣人俗稱的「八哥」,並不專指某一種生物,而是指泛稱「八哥科」的鳥類。今天,透過【公民科學+】的系列文章,先來認識三種宜蘭常見的八哥科鳥類吧!
- 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, 2級保育類(臺灣原生種)
白色嘴喙是牠的註冊商標(攝影:林泳易) |
被稱為「八哥」或「冠八哥」的牠,最明顯的特色是全身黑到發亮的羽毛、象牙白的嘴喙,以及額頭上聳立的羽毛(冠毛),是臺灣原生種的八哥科鳥類。你曾經看過牠嗎?有的話要恭喜你!因為牠們的數量越來越少了,已經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了!補充一點,牠也是今天介紹的三種宜蘭常見的八哥科鳥類中,體型最大的一種喔!
- 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, (外來種)
咖啡色的身體家八哥很容易在建築物附近發現(攝影:林泳易) |
「家八哥」的辨識度很高!黃色的嘴喙、偏咖啡色調的羽毛,加上眼睛周邊的黃色裸皮,看起來就像戴著獨特的黃色眼罩,相當好辨識,也因此有人稱牠叫「眼鏡八哥」呢!此外,牠的體型比臺灣原生種「八哥」稍小一些喔。
- 白尾八哥Acridotheres javanicus,(外來種)
白尾八哥有著黃色的嘴喙(攝影:林泳易) |
自印尼爪哇引進做為寵物鳥的「白尾八哥」,乍看之下很神似臺灣原生種「八哥」,但仔細瞧,白尾八哥黃色的嘴喙,是輕鬆辨別兩者的訣竅!那,和同樣是黃色嘴喙的外來種「家八哥」怎麼分辨呢?除了白尾八哥是黑灰色的羽毛,別忘了瞧瞧牠有沒有帶黃色眼罩喔!
簡單的小訣竅告訴大家,你學會分辨牠們的方法了嗎?其實,臺灣可能見到的八哥科鳥類很多種,引用「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」整理的圖鑑,共列出了五種臺灣各地比較常見的八哥科鳥類呢!員山館今年和宜蘭在地學校合作,觀察紀錄八哥科鳥類的行蹤;由於學生行動的範圍集中在校園與住家周邊,因此課程加強「八哥」、「家八哥」與「白尾八哥」這三種最可能見到的目標鳥類的辨識能力!
雖然數量較少的「林八哥」跟「泰國八哥」,沒有列入主要觀察對象名單,但大家也參考圖鑑,一起認識牠們吧!
雖然數量較少的「林八哥」跟「泰國八哥」,沒有列入主要觀察對象名單,但大家也參考圖鑑,一起認識牠們吧!
來源:八哥辨識小撇步,BBS Taiwan報乎你知(點我看更多) |
外來種的八哥科鳥類,於1970年代左右已經引入臺灣,但是不良的飼養行為(如棄養)或逸出,讓作為寵物鳥的八哥們得以出現在野外環境。剛好寶島臺灣非常適合牠們的繁殖與生存,便成功地落腳繁衍,吃掉臺灣的甲蟲、蜥蜴、蛇類等,和臺灣原生種「八哥」成為亦敵亦友的微妙關係!
這樣有什麼壞處嗎?前人研究認為,原生種「八哥」數量降低與外來種八哥們的競爭有關,例如:牠們的巢位、食性是重疊的,就像班上的營養午餐,原本可供20位同學吃得飽飽!但突然多了100位路人說要一起吃飯,學校廚房又沒有提供多的菜餚,該怎麼分配食物呢?而近期又有研究認為,原生種「八哥」數量下降的原因,是適合牠們利用的棲地變少了!但不管如何,原生種「八哥」的數量遠低於外來八哥們的現況是無庸置疑的,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監測才能知道影響牠們數量消長的關鍵為何,以便於再對症下藥。
外來種是造成原生種動物消失的原因之一,我們邀請大家留心周遭的環境變化,透過大家共同監測與關注,才有機會提早發現異樣,避免原生種滅絕的浩劫。
今天先聊到這邊,【公民科學+】系列文章,我們下次見喔!
延伸閱讀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請登入Google帳號,方可開始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