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24日 星期日

生物多樣性系列之十五

介紹完選購標章、相關網站、減塑行動等,可以間接保護森林、環境、野生動植物的方式,接下來介紹更直接的保護方式-劃設保護區。

劃設保護區是什麼意思呢?

劃設保護區就是用法律規定一個範圍,在範圍內限制人的活動,以確保野生動植物不會受到干擾。

保護區的劃設如何才能最有效呢?

每種動植物都有自己的家,也是我們說的棲地,在開始說明這個問題之前,可以先把野生動植物的棲地想像成人住的房子。

理論上保護區有一些劃設的原則,接下來請將保護區皆想像成家中的房子,接著來看下面的說明。(保護區劃設原則取自網路:ilms.csu.edu.tw/sys/read_attach.php?id=247650

第一個,保護區大面積比小面積好。
就像是如果住的房子越大,能夠一起住在裡面的人或寵物就能夠越多,每個人可以活動的空間也較大,住起來比較舒適。

第二個,同樣的面積,一整塊大面積要比好幾塊小面積好。
同樣的坪數,如果分成不同棟的房子,不只每棟房子的居住空間變小,要找家人還需要開門過馬路,會相對麻煩。如果都只分布在一棟房子,做什麼事或是找家人只要在房子裡走動就可以了,相對舒適、方便。

第三個,生態系統完全維持比部分維持好。
完整的生態系統就像是有廚房、獨立衛浴、臥室、客廳的房子,相對於只有一個房間,且沒有獨立衛浴的雅房,有完整功能的房子居住起來較為舒適、方便。

第四個,面積形狀為圓形比不規則型好。
如果房子的形狀不規則,原本走到廚房只需要走直線,不規則時可能需要繞許多路才能走到廚房,住起來相對不便利。

第五個,小塊的保護區之間最好以非直線的方式排列,使族群間的隔離愈短愈好。
每個保護區當作是一棟房子,如果一整個家族的人都一起住在同一個社區,當社區的房子都是排成一排時,第一家的人要去找最後一家的人就會很遠,如果社區裡的房子圍成ㄇ字型或正方形,這時家族間要串門子的距離就能夠都差不多,家族間的人才能有更多機會交流。

第六個,直線排列的小區域最好有「生態走廊」聯接或「踏腳石」維繫。
「生態走廊」、「踏腳石」就像是馬路上所有能讓行人安全過馬路的設施,幫助野生動植物在各個保護區間移動。想像一下,當家人住在不同棟的房子且房子之間有一條高速道路通過,這時天橋、紅綠燈、斑馬線、分隔島等設施,就能夠讓人安全的過馬路去對面找家人。

第七個,保護區包括核心區及緩衝區之設計與管理。
核心區就像是臥室,通常是私密、不希望受干擾的空間,緩衝區就像是客廳,是稍微能夠接受客人進出的區域,如果房子能夠有臥室跟客廳的區分,相較於只有一個房間的雅房,居住起來舒適許多。

總結以上保護區劃設的原則,就是希望盡可能給予完整的空間,讓生活在其中的野生動植物不會因為人為干擾而消失。

保護區的劃設目的在於希望在人類開發資源的同時,也能夠讓野生動植物擁有一塊不受干擾的天地,尤其是敏感或稀少的野生動植物,讓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們能夠一直生存下去。

下集待續~

延伸閱讀
l  維基百科-臺灣自然生態保護區(依據不同法規所劃設的保護區,條列)
l  保護區規劃的課程簡報PDF檔下載(網路資源,非館方製作)
ilms.csu.edu.tw/sys/read_attach.php?id=247650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登入Google帳號,方可開始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