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【公民科學+】給面對環境破壞卻無能為力的你

  今天的文章有點囉嗦,有點像解籤詩,在進入正題認識公民科學的行動之前,先讓我們來看一小段故事吧! 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漫長的一天又過去了。
  揉揉乾澀的眼睛,伸展僵硬的身體,我終於離開的辦公室,現在是晚上七點。外頭寒風冷冽,還好早上聽到廣播,多拎了件外套才出門上班;但外套溫暖了身體,鼻子卻不聽話的噴嚏不停。哎呀!該不會是感冒前兆吧?,想到沒人等門的出租套房,回家一個人冷清又孤單,不如吃個小火鍋暖暖胃再回家吧!
引自pixabay
下班又餓又冷,不想馬上回到冷清清的家,吃完飯再回去吧!


  找了面對電視的位置坐下,老闆早記得我的喜好,熟稔送上我習慣的泡菜豆腐鍋。這家店稱不上一塵不染,口味也還不錯,之所以成為老主顧是因為認同老闆:「火鍋要好吃,餐具不能隨便」而不使用免洗餐具的堅持。這很好,漂亮的餐具讓我胃口大開,而且吃頓飯才幾十分鐘,我不想製造一堆難以分解的垃圾。
  看著政論節目為了臺灣的發電比例吵得不可開交、昨天擱淺海灘的死亡海豚肚子裡都是塑膠垃圾、農地的開發及工廠汙染土地…,都是些令人沮喪的新聞。又聽見氣象主播字正腔圓播報:「今天各地的空氣品質指標介於普通至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之間,特別是中部的民眾建議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…」,天啊!搞不好我不是感冒了,而是空氣品質不良導致鼻子過敏?


  老闆嘆了口氣:「唉,我女兒是過敏體質,醫生建議我去買空氣清淨機。這年頭連呼吸乾淨的空氣都這麼難?環境保護有啥用,早就整組壞了了啦…」。不禁想起同事曾問我:「你隨身攜帶環保餐盒與保溫杯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、少買新衣物、不一頭熱團購商品、買比較貴的公平貿易或友善環境認證的產品,就能改變世界嗎?」。面對言語挑戰及訕笑,我除了微笑面對,卻也說不出個道理。
  我不熱衷環境運動,也不是生態學家,只想在乾淨健康的環境生活、在生活中降低對地球的負擔,甚至做一些對土地有幫助的事情,如此而已呀!默默地吃完火鍋,付了錢,步上回家的路。胃暖了,但剛才的新聞還不快地梗在心頭,但我一個人的力量太小,對環境保護杯水車薪呀!走著走著,無意識地唸出哲學課時讀到的一句話,真是太貼切了。
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。
蘇格拉底(Socrates, B.C.470-399)
  我發出乾乾的苦笑,朦朧的月暈伴著我回家,我知道那是因為霾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 讀完這則小故事,你的感受是什麼呢?覺得灰心無力?感慨萬千?認為一切付出都是徒勞無功?還是你會想再接再厲?在保護環境的路上繼續當個「我行我素」的人呢?大家的答案可能都不同,而環境教育或生態保育從業人員面對民眾時,很常被問的問題就是:「你們少數人保護的很認真,走出這扇門,大多數的人還是在破壞。走出臺灣,別的國家破壞可能更嚴重,怎麼會有效!」你也曾面對這樣的質疑而有挫折感嗎?我們將人格粗略分成內控觀(internal control)外控觀(external control),大概的意思是:

  • 內控觀的人認為,命運掌握於自己,自己的行為能影響外界。一些研究也發現,此類型的人比較容易快樂、也積極的面對未來。
  • 反之,外控觀的人偏向認為,命運是由外力所控制,自己的行為無法改變外界,因此,焦慮及無力感比較容易伴隨這類型的人。


  你是哪一類型的人呢?若你是前文故事的主角,你未來可以怎麼做呢?我們打算給你一些小建議:

給內控觀的你:

你已經做得很好,保持樂觀繼續做下去吧!環境保護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(想想高雄的愛河整治了多少年才「不臭」,對吧!),記得不是不報,只是時候未到!
除了獨善其身,行動力是你最強大的武器,就從身邊最親近的人影響起吧!你的行為會對周遭的人產生淺移默化的效果喔!(以攜帶環保杯為例,很多人分享自己雖然懶惰,但為了融入身邊越來越多的「環保族」朋友們,也被洗腦而習慣使用環保杯啦!)
另外,如果你覺得還想為環境做更多!那遍地開花的「公民科學行動」會是你大展身手的好方向!選個幾種有興趣的,認真參與看看吧!

給外控觀的你:

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…(小員丁洩漏年齡)…付出不一定會有美好結局,面對短期不見成效的環境行動,你可以洩氣,但請挺起胸膛,因為堅持作對的事情是值得掌聲的!
其實,我們做的每一件事(包含消費行為),都在為世界的未來投下選票!若你覺得自己的影響力很渺小,那找個時間好好認識「公民科學行動」,或許可以扭轉你的無力感喔!也許你會發現,公民參與而累積出的成果真的發揮了保護環境的實質效果呢!(如:動物路殺頻傳的道路,依據科學數據調整了設計。)
現在,外帶一杯自己最愛的飲料,到屬於你的舒服的小角落放輕鬆,告訴內心無力的自己:「你很棒,現在休息時間,未來我們再努力一下吧!」。

  環境教育是一種「解決環境問題為導向」的教育,以近代西方發展而言,可回溯至1962年瑞秋卡森(Rachel Carson)出版了揭露環境汙染的書籍「無聲的春天(Silent Spring)」,震撼當時美國各界,激發了民眾保護環境的自覺,並促使政府訂立相關法規。臺灣也歷經類似的階段,從環境與保育相關法規訂立、各式的保護區劃設、環保政策推動(如:各國紛紛取經的垃圾分類與垃圾不落地政策)、環境教育推動…等逐步發展;放眼國際,在環境保護這條路上臺灣走的並不慢,但環境破壞、污染、野生動物危機的新聞依然層出不窮,讓許多民眾漸漸失去了期待。

近年來,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的典範一直在調整,或許是科學上有了更多的發現(如:新興污染物、跨國界的影響等),或許是從累積經驗中找出新做法,又或是公民對環境保護意識變得更強了!我們從2010年後科學界使用 「公民科學(citizen science)」一詞的爆炸性成長可略見端倪。

公民科學意指由專業科學家規劃,讓一般大眾有系統地參與科學研究案中的全部或部分(林瑞興,2017),而這些行動五花八門,有國際性的回報也有在地的紀錄,有數飛鳥、找鳴蟲、巡青蛙、拍飛蛾蝴蝶、看蜘蛛蝸牛、登記路殺案例…等,臺灣有許多的行動已行之有年,而且有完整的新手入門指導,要親身參與對環境有幫助的行動,真的不難!當然,公民科學是自發性的參與為主,加入行動的人保有很高的自由,不要給自己太多的限制,量力而為,在可以負擔的範圍活躍的參與吧!


想知道臺灣有哪些活躍的公民科學行動(及社團)嗎?快點開下面的連結喔!
http://pansci.asia/tw-citizen-science



參考文章:
【公民科學家】草木蟲魚鳥獸之名隨手紀錄 集眾之力的公民科學正夯
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20659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登入Google帳號,方可開始留言。